Redis集群中,以下配置参数是动态的,可以在运行时修改:
- 集群节点
可以在不重启集群的情况下,动态添加或删除节点。
使用 cluster meet/forget 命令实现。 - 集群槽位划分
可以修改槽位的分布方式,以实现负载均衡。
使用 cluster reshard 命令实现。 - 集群密码
可以修改集群中的密码,增加安全性。
使用 cluster set-config-epoch 命令实现。 - 故障转移
可以检测主节点宕机,然后重新进行故障转移。
使用 sentinel/cluster failover 的方式实现。 - 最大客户端连接数
可以修改每个节点的最大客户端连接数。
使用 config set 命令实现。 - 最大内存占用
也可以动态修改每个节点的最大内存限制。
使用 config set maxmemory 命令实现。 - 复制偏移量
主节点按需向从节点复制数据,可以动态修改复制的偏移量。
使用 slaveof 命令实现。 - 客户端输出缓冲
可以修改每个节点的客户端输出缓冲大小。
使用 config set client-output-buffer-limit 命令。
总的来说,Redis集群支持动态修改以下配置:
- 集群节点
- 集群槽位划分
- 集群密码
- 故障转移
- 最大连接数
- 最大内存占用
- 复制偏移量
- 客户端输出缓冲
这些配置的动态变化,可以很好地适应集群运行时的负载变化。从而实现高度弹性和动态扩展能力。